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!

我知道了

2017年05月31日

上一期 下一期
第六版:社会广角
2017年05月31日

创业者拍微电影留住乡愁

没有大牌导演,没有知名演员,几位返乡创业者和进城务工人员,将他们走出大山后的人生经历拍成微电影并发布到网上,一周内点击率超过了两万,还有大量网友转发,因为这部微电影引起身在他乡游子的共鸣——“我多想回到家乡,再回到他(她)的身旁。”

浓浓的乡愁 激发创作灵感

今年40岁的中关镇人韩重德,是这个拍摄团队的核心人物。他结合个人的经历自编自导,将大山里的年轻人背井离乡外出闯荡的故事拍成了网络视频。

“爸,我想出去挣钱。”

“你又没什么文化出去能挣到什么钱,还不如跟我在家里种茶叶。”

“种茶叶能挣到多少钱?我一定要出去......”

这是韩重德拍摄的微电影《乡愁岳西》的开头部分,也是他当年离开家乡时和父亲的对话。“我14岁就步入社会,一心想做点事情,几乎跑遍了全中国,其中12年只回过3次家,每次都是只待两天就离开,来去匆匆。漂泊的这些年做过建筑工人、跑过业务、当过小包工头,一直都没有赚到钱,后来有了女儿才安定下来。”韩重德说,在外漂泊的那些年深切感受到背井离乡的无助、困惑,一定还有很多人都有类似的经历和感受。

韩重德38岁的时候终于回到自己的家乡,继承了父亲的老手艺——种植和加工茶叶。“回来后看到农村没有以前那么热闹了,因为年轻人都外出务工了,留守的是老人和孩子。这些老人需要子女的照顾,孩子渴望父母的陪伴。我想通过我的这部《乡愁岳西》微电影表达那些在外打拼游子的思乡情结,同时呼唤他们回乡创业,让孩子不再孤单,让老人老有所养、老有所乐。”

得到伙伴支持 不专业但真情流露

韩重德把要拍一部微电影的想法告诉了身边的几位朋友,大家很支持,纷纷表示有钱出钱、有力出力。“把我们的人生经历拍成微电影,这确实是个好想法。剧本我们仔细看过,反映了在外游子的共同心声。”映山红博览园公司负责人储德翰在看过剧本后便表示要出一份力。

“我们的微电影拍摄主要取景地在合肥、安庆和岳西,走到哪里都获得了当地老乡们的支持,不断有人加入我们的剧组,共同参与拍摄,还有些老乡主动为我们联系场地、提供道具。”韩重德说。

这部微电影的剧本从构思到定稿,韩重德用了20多天。他说自己书读得少,剧本写得粗糙,但都是发自内心的真实感受。

“有些看上去最日常的家人对白,或是一个打工时的场景,都能让我回想起当年在他乡思念亲人的心情。”同样是返乡创业者,蒋宜章说出了自己的观后感。

微电影《乡愁岳西》的第一集于4月1日在“最岳西”微信公众号发布,一周的点击量达到两万多次,还有人不断转发。“点击量不是最重要的,我只是想为家乡和自己留下些回忆。”韩重德告诉记者,他的《乡愁岳西》微电影第一集反响不错,第二集也即将开拍。“今后我会更加努力,创作出更多更好的微电影,借此呼吁更多在外拼搏的游子回乡创业。”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(刘惠子)

韩重德和他的团队正在拍摄微电影







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,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。
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,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。谢谢!
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