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!

我知道了

2022年01月12日

上一期 下一期
第四版:副刊
2022年01月12日

腊月的村庄

□ 刘明礼

“腊月年光如激浪,冻云欲折寒根向”。腊月,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候,也是庄稼人最闲适的时光。地里没活了,游子回村了,学校也放假了,家家团圆,户户迎新。在喜气洋洋中,人们就要迎来一年之中最重要的节日——春节。

晨光微启,沉睡的村庄在雄鸡的啼鸣中醒来。伴随着卖豆腐的梆子声,一扇扇大铁门“吱吜吜”打开,道道炊烟缓缓升起,袅袅的、直直的,映衬着苍茫的碧空。

腊月的天气大多晴好,明朗的天空挂着大大的太阳。吃罢早饭,年轻人纷纷出门去务工,老人们提着蒲团走出屋子,在家门口晒着太阳。身后的院子里、房沿上、屋檐下,黄橙橙的玉米码放得整整齐齐,窗棂上一串串辣椒红艳似火。鸡悠闲地觅食,狗伸着懒腰,猫调皮地蹿来蹿去。腊月的村庄,静谧而安祥。

一进腊月门,家里的老母亲就将空了近一年的房间打扫得干干净净。棉被絮上了新弹的棉花,晒了又晒。阳光被裹在了里面,印花面、纯棉里儿的大被子又松又软。老父亲没事就溜达到村口,约好了似的在那儿和三五个老汉斗嘴聊天,时不时偷偷朝大路尽头瞥上一眼,眼神中流露着无言的期盼。腊月,牵动的不仅仅是家人的思念,更牵动着游子的乡愁。对于身处他乡的人来说,曾经养育他的村落,永远是珍藏于内心深处地图上最温情的圆点。无论距离多远、事情多忙、路途多艰辛,过年也一定要回去的。

喝过腊八粥,村里的气氛明显有些不同了,原本冷清的街道渐渐热闹起来。外面的人,从四面八方陆陆续续朝家的方向归来。一辆出租车开进村庄,停在了巷口。车上闪出一位汉子,他背起鼓鼓囊囊的蛇皮袋,提着大大的行李箱,嘴里呼着热气,风尘仆仆却又异常兴奋。见到熟人忙不迭打个招呼,脚下却没停下的意思,迈出的大步腾腾有力。

大门“吱纽”一响,正在院里玩耍的孩子猛然抬头,看到是自己父亲。先是一愣怔,接着笑逐颜开,像欢快的小鸟一样跑上前去,高兴地喊着“爸爸,爸爸”,又扭头朝屋子里喊:“妈,我爸回来啦!”孩子妈早就听见了,不知怎的脸上刹时竟泛起了红晕,心也怦怦直跳。她拍拍手上的面,满面春风地从厨房出来,接过丈夫的行礼,倒上一杯早已泡好的热茶,柔声细语地说:“饿了吧,我这就去给你煮饺子。”父亲从皮箱里拿出给孩子买的玩具,塞给他一把糖果。孩子接到手里,眨眼不见了人影。他跑到街上,和小伙伴们显摆去了。

乡村的腊月,好日子显得也比平时多,村里人更愿意选在腊月为儿女办婚事。又娶媳妇又过年,可谓双喜临门。村东头,迎亲的车队上了路;村西头,送亲的队伍出了门。新娘的一袭红衣,把农家的日子晕染地更加红火。

如果把岁月比喻为一支点燃的蜡烛,不经意间,30天的腊月就快烧到了尽头。“二十三,糖瓜粘;二十四,扫房子;二十五,糊窗户;二十六,炖大肉……”村里人踏着年的节奏,乐呵呵地忙碌着。煮肉、卤鸡,炸豆腐、炸丸子,蒸馒头、蒸年糕……腊月的村庄,氤氲在浓浓的香味之中,浸染在年节的喜庆里。

大年三十是腊月的最后一天,也是压轴的大戏。大人孩子都换上了新衣。男人们净水泼院,把院子打扫得干干净净。主妇们开始和面剁馅,做着包饺子的准备。孩子们则跑到街上尽情地玩耍。吃过早饭,一家老少齐上阵,贴窗花、贴春联、贴福字、挂灯笼、布彩灯。电视里播放着往年的春晚,音响里流淌出《好日子》和《欢乐中国年》,年味要多足有多足。

不知不觉就到了午夜时分。新春来到,村庄的腊月,随之被裹进了岁月的年轮……







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,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。
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,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。谢谢!
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