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!

我知道了

2024年04月17日

上一期 下一期
第四版:副刊
2024年04月17日

希 望

□ 陈保峰

春日正好的时候,农人把憋了一年的心里话通通讲给幼苗,盼着它们茁壮成长,拔节灌浆,再到丰收那天把大地铺满金黄。哪怕终要面临风雨露霜,但只要把根扎得茂密兴旺,它们就是亿万双坚强的臂膀,托举起农人美好生活的畅想。

这里不是诗和远方,但这里却是农人与庄稼最质朴的原乡。也许未来会有更多的人通过土地,抒发心意,表达立场。希望那些为生活扎根土壤的人,为梦想投身乡村的人,都能像庄稼一样,从大地上获得生长的力量,那怕不是天大的理想,但也能为了一句:咱手里有粮,心里不慌!

当无数粒种子被播进松软的土壤,那是皇天厚土赐予它们的温床,值得农人用双眼化为太阳月亮日夜守候,汗水为雨泽,躬身即吟唱。穿越春天夏天和秋天,一直将嫩绿盼到金黄,直到金秋十月上场,太阳会在金黄里翻滚,折射出千倍万倍的光芒。饱满的穗粒藏着农人的心声与立场,田间地头铺满了壮美磅礴的力量。那时,小小的种子将化做了丰收的原粮,灌满农人的谷仓,和他们炙热的胸膛。

当惊雷乍响激荡云端,请你不要惊叹,惊蛰来临,这是上天在向万物发出的试探。把对生命的历练,用独于天地往来的闪电穿越云海送抵人间,这是从迷执走向觉醒的路线,像草木隐忍待放一个春天,如农人拾起镰刀遥望自己的粮田。天地法则暗合人间情感,于无声处演绎着众生的思辨,低谷时蛰伏,沉默中沉淀,厚积薄发只为一次更好的脱变。

山花一笑,田野喷涌烂漫的泉,河流醒来,群山就化作巡游的船。大地舒展,农人便相约耕田,秉承代代相传的农事经验,精耕细作一种千年。惊蛰就像一个硬朗的少年,与土地接壤就显得无比温暖,当春雷滚滚,农人会用犁杖亲手翻阅大地的书简,用稻香麦海凭空打造出一座宫殿,选址在百万公里的平原,脚踏在秦岭淮河之间,每当俯身劳作,挥舞刀镰,穹顶就有万象更新,日月作伴。

春种一粒粟,秋收万颗子。珍贵的种子就是农人养育的娃娃,给它们建产房,送营养。一代代勤劳智慧的农人,用土与水的妙手生花,就这样把原本属于大自然的野草训化,培育成了七千年的农耕密码。它们生长在江河两岸,穿过春秋吴越的刀光剑影,也看过盛唐江南的风景如画。而今天,它们正在广袤的神州大地上生根发芽,像极了人生的一场教化,生儿育女的事情靠爹妈,成长的路却在自己脚下,走过四季经历风雨,就会慢慢长大。

谷雨过后小苗破土,春风会吹抚它娇嫩的脸颊。立夏过后秧苗挺拔,亦如俊俏的少年意气风发。白露过后万亩良田尽是黄金甲。它们与日月山河星辰大地一起,汇成千军万马朝向丰收蓄势待发。而风吹金浪,将是它们对农人养育恩情最美的一份报答。

你相信吗?世间所有的惊喜,都抵不过大地上铺满的庄稼。这不是臆想,纵是夏日的花儿有姹紫嫣红的色彩,却没有粮食的重量,当农田换上了绿装,大地才有了底气重回精神抖擞的模样。它们是希望吗?当然是,当幼苗扎根于土壤,就能触摸到大地澎湃的脉搏,那是自然造化孕育的力量。它们是信仰吗?当然是,没有粮食生命就是虚妄,过去谁没饿过肚子,但人却很容易健忘。它们是脊梁吗?当然是,那是农人用汗水垒起的城墙,用平凡而微小的力量向沧海桑田挺起的胸膛,是传承千年依旧动人的阡陌农桑。

是的,歌者只会把大地吟唱,作家只会给大地文章,唯有农人真实热爱这片土壤。那是关于生存的分量,是孟子口中“乐岁终身饱,凶年免于死亡”,更是农人精打细算柴米油盐,把汗水铸就的好钢使在那生存的刀刃上。有人去追逐梦想,就有人努力播种原乡,小到农家,大到国家,为了生命的尊严,为了生存的质量,一定要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上!







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,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。
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,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。谢谢!
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