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汉字的谦让与舒展
〇 储艳才
在中华文化的深厚土壤中,汉字的书写不仅是一种技艺的传承,更是文化精神的体现。在这黑白交织、点线成面的艺术世界里,“懂谦让,善舒展”成为汉字书写文化的精髓所在,它不仅蕴含了深厚的哲学思想,也展现了汉字独有的美学魅力。
懂谦让:笔画间的和谐共生
汉字的书写,首要之务在于“懂谦让”。在方寸之间,每一个笔画都有其特定的位置与角色,它们相互依存,又各自独立。当我们在纸上缓缓落笔,每一个笔画的起承转合,都需细心斟酌,避免相互侵扰,以求整体的和谐。这种“谦让”,体现在横平竖直间的平衡,撇捺舒展中的避让,以及部件组合时的默契。正如社会中的人际交往,懂得谦让,方能营造和谐共处的美好氛围。
善舒展:笔墨下的自由翱翔
如果说“懂谦让”是汉字书写的内在约束,那么“善舒展”则是其外在的自由表达。在书法艺术的殿堂里,汉字被赋予了生命,它们或端庄秀丽,或奔放不羁,每一种风格都是书法家内心情感的抒发。在书写过程中,笔墨的浓淡干湿、轻重缓急,无不体现出书写者的技艺与心境。善于舒展,意味着在遵循基本规范的基础上,能够根据字势、章法及个人风格,灵活地调整笔触,使汉字在纸面上跃然欲出,充满生命力。
谦让与舒展的和谐统一
在汉字的书写文化中,“懂谦让”与“善舒展”并非孤立的两面,而是相辅相成、和谐统一的。没有谦让,则笔画纷乱无章,难以形成整体的美感;没有舒展,则字形呆板僵硬,缺乏灵动与生气。只有在谦让中寻求平衡,在舒展中展现个性,才能达到“书中有画,画中有书”的至高境界。
此外,汉字的书写文化还蕴含着对自然的敬畏与模仿。古人常以自然万物为灵感,将山川草木、飞禽走兽的形态融入笔端,使汉字不仅具有文字的功能,更成为一幅幅生动的画卷。这种“天人合一”的思想,正是汉字书写文化中“懂谦让,善舒展”的深层次体现。
总之,汉字的书写文化,以其独特的“懂谦让,善舒展”的精神内涵,不仅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,也为我们提供了艺术欣赏与人生哲理的双重启迪。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,不妨静下心来,提笔书写,感受那份来自千年前的文化韵味与心神宁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