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游潜山天柱大峡谷
□ 徐传升
山水自然,田园风光,吾所爱也。近日有幸去游潜山天柱大峡谷,堪称我怀。
潜山岳西一衣带水,原属一家,我徐姓支族就徙源于潜阳。潜山山灵水秀、人杰地灵,有着丰厚的自然人文景观,可谓名副其实,不及一一细举,而天柱大峡谷便当其中。
天柱大峡谷位于潜山市天柱山东南麓,以华东地区罕见的瀑布群,兼有竹海幽深、湖峰倒影等独特自然景观而著称。峡谷全长约三公里,上下落差二百多米。其中通天瀑落差近百米,堪称华东一绝。2024年,天柱大峡谷入选为国家4A景区。
通过实地游览,有感三处:
其一,瀑布群欢。灵动,激情,勇敢无畏,令人振奋。
再者,竹海幽径。竹,中空修直,挺秀翠绿,“宁可三餐无肉,不可一日无竹”,足见东坡之爱。我虽粗鄙,亦所深喜。步入竹径,即便骄阳,荫凉蔽日,炎热俗气顿消脱几分。
其三,桃源湖有着平静淡泊之美。水如翡翠,幽曲碧玉,可临窗啜饮香茶,或持杆垂钓,或轻舟漫游,使赏飞瀑之豪情得以回敛,上下陡转攀爬之苦得以缓解。面湖坐息,一身疲惫,带一路风雨,回归桃源。四时五色,云淡风轻,波澜不惊,平生之愿。
从天柱大峡谷南门进入景区,瀑布次第连绵,靥容开启,飞舞相迎。
多瀑呈连,一波三折,一咏三叹。有游龙瀑、通天瀑、裙衣瀑、龙涎瀑等,态势千秋,水流石溅,有的如“雄狮回首”,有的似“猿人嬉水”,有的像“群兽共饮”,形神各异。其中,最令人激动震撼的当数通天瀑。水从天来,恣意飞鸣。嘈嘈切切错杂弹,大珠小珠落玉盘。站在瀑前,迎面烟雨,清凉阵阵。如观户外表演,亦如室内家谈,逸兴遄飞,意犹未尽。
多瀑而多潭,如“游龙潭”、“虎掌潭”、“葫芦潭”、“蟹钳潭”等等,形状惟妙惟肖。
至龙涎瀑,上有感叹桥,天地造化,钟灵毓秀,叹果真如此!美中不足,桥为仿古现代制作,若是石板古桥,则为锦上添花。由此可见峡谷之原始,开发之晚。否则,三祖寺旁山谷流泉的古人大家石刻,景致毫不逊色的天柱大峡谷何故冷却?只因三祖寺名声在外,而大峡谷于深闺少人识罢了。
感叹桥头有一座五猖庙,与南门旁观音庙相望,共守护一方平安。至此地势稍平,林中隐见茅舍老屋,近前来看,人去楼空,断墙颓壁,不知当年何家院?!
上至桃源湖,旧时这一带盛产野桃,花开五色,俗称桃源,湖因地得名。一方大坝,一汪碧水。平湖秋子,可赏天柱倒映,飞来峰、天池峰、天狮峰等七峰同现,宛若七神护卫,天降祥瑞,正气浩然。
另有桃源洞,藏于翠竹林中山崖上。据潜山县志载,东汉丹鼎派道士左慈,大约在初平元年至兴平三年(公元190年-195年)曾在此栖身炼丹。
一路小径,依山近水,掩于深林绿中。山中多松树,竹尤多,一蓬蓬一片片,生机勃勃。径边见有金樱子,果初成,尚青。若能放开自我,真想进入林中寻采蘑菇——“绿豆菇”、“喇叭花”、“老鼠脚”,一一形味逼来。水边有黄花菜,通天瀑旁还见一株“卷丹百合”,英姿倩影,凡俗兼具,让我想起林清玄笔下的野百合。
天柱大峡谷交通便捷,吃住方便,如若你压抑于城市水泥森林,枯燥限于一野乡村,走近山水自然是一个不错的选择。周边还有三祖寺、太平塔、白马潭等等景点。也欢迎来岳西,游司空山二祖寺,观“国保”法云寺塔,品大别山云雾茶。不夸不诓,值得一游。